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是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也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未来,除了常规监测,还要把高端监测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圳环境监测质控技术研究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创新中心)首次技术交流活动暨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创新监测技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表达了他对“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发展方向的看法。
硬实力——
更快、更多、更精准
对鉴别速度、监测种类和准度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品华表示,“十四五”期间,对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鉴别速度、监测种类和监测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时,“需要环境监测设备能快速鉴别种类,准确测定污染物浓度、范围,对全面科学预警评估提出了重大挑战。”
针对突发污染事故的快速鉴别、准确监测需求,谢品华表示,研究院已经突破了抗震小型化红外干涉仪/紫外多反池光学,复杂环境下克服交叉干扰的光谱反演技术,可以覆盖挥发性有机物、有毒有害气体、恶臭气体等300种气体组分,实现快速、高灵敏探测。建成了集光学遥测、原位探测一体的多平台、立体走航监测技术系统,实现污染气段分布特征、扩散态势和排放通量的准确识别。
“环境执法用的现场快测仪器,类似警察检查酒驾的仪器,对执法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协会常务副会长吕小明认为,目前,能够测量多参数的快速在线便携的仪器还比较少,“十四五”期间,“快速在线便携仪器发展是最有潜力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蓓也强调了生态环境监测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准确快速地把第一套环境监测数据拿出来。这是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统一监测评估职能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在海洋、地下水、农业面源、温室气体、生态监测调查等方面补齐短板弱项。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何焱表示,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的目标,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业务拓展、技术研发、信息集成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监测与技术支撑的及时性、前瞻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深圳,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已经探索生物监测领域,针对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通过卫星还原过去30年生物群落的变化,包括植被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等情况,深圳市真实还原了快速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坚更关注针对重金属的环境监测设备,特别是自动监测领域。“一些要素现场自动监测的设备无法监测,目前只能拿到实验室分析。”
吴坚认为,“十四五”期间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人往前走了,武器也要跟着来,这里面包含了监测仪器设备的先行地位,监测仪器设备的灵敏、准确,这也是最终构建整个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这是科技引领的作用。”
软能力——
数据溯源、分析和平台建设
要有解释数据的能力、利用数据的能力
除了针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硬件层面的讨论,“十四五”时期,数据溯源、分析和平台建设等软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
谢品华表示,“十四五“时期还需要建立一体化、全天候,能覆盖爆炸、火灾、泄漏、恶臭等突发大气污染事故应急预警评估平台,实现快速反应、科学决策。
在吕小明看来,以往生态环境监测只要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统比,搞个趋势分析就结束的工作情况,已经无法满足“十四五”期间的监测工作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必须要有数据分析能力。大型地级市站跟省级站要有解释数据的能力、利用数据的能力。”
“目前,我们生态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保障没有问题,但是未来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务。”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杜明认为,“包括质控手段和质控标准在内的附加值的研发和提高应该是未来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管理室主任陈传忠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新技术要有一个投入机制、管控机制。”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樊占春告诉记者:“我们需要开展预报成效评估工作。”他表示,期望能有科研团队与地方生态环境监测人员一起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多渠道——
买设备、买服务
要解决监测设备空心化问题
刘文清指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解决的是监测设备空心化问题。“我们要发展知识产权,环境监测技术要有相当的基础作为支撑。其次是可靠性,这是国产仪器与国外仪器竞争的核心所在。”
“第一要有好仪器;第二要把数据做真做准;第三要让数据发挥作用,不管是单一设备的数据,还是多设备的综合数据。”刘文清强调。
樊占春表示,对“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的一些需求,“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他建议,在应急环境监测领域可以尝试拓展渠道,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这样不需要买车辆和仪器等,只要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采用事后付费等方式,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能力建设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形成的能力和形成的资源效率的问题。”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曹炳伟告诉记者,很多仪器设备可能需要两三百万元一台,“但是如果没有污染事故,可能就一直放着,还要维护保养。这就需要怎么平衡好形成的能力和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田林锋则更多关注仪器的使用问题。“现在仪器生产厂家很多时候是仪器卖出去后,过了一年以后所有东西都要收费。财政预算需要每年报批,比较麻烦。”
“到底是买硬件还是买服务好?站在企业端,我们希望甲方能够买硬件,我们配合人员开展监测和数据分析。”一位环境监测设备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